close





作者:安.泰勒
原文作者:Anne Tyler
譯者:宋偉航編者:李翊萍、應仁祥
出版社:校園書房



〈簡介〉
和樂融融的貝德羅一家人,喜慶節日總少不了拿手私房菜「法式冷盤」。
然而,十八歲的伊恩‧貝德羅脫口而出的一句話,竟讓哥哥嫂嫂相繼自殺,留下三個孩子。
貝德羅家一夕變味,再也沒有法式冷盤了。
為了彌補自己一時衝動所造成的遺憾,伊恩一肩挑起養育侄兒女的責任,從此課本換成尿片奶瓶,臂彎裡的女朋友變成小baby。
在人們眼中,他或許是個「聖徒叔叔」,然而他自己如何解釋這一切?
這段長達二十多年的贖罪歷程,究竟是消蝕了他的青春歲月,抑或為他建構了全新的人生?



贖罪的路一定艱澀難行嗎?

書中主角伊恩‧貝德羅因為沒求證清楚,而一句話控訴嫂嫂的不貞,引發自己的哥哥丹尼的死亡。
因喪夫與受命運折磨的嫂嫂露西,無法獨立帶著三個孩子:艾嘉莎、湯瑪斯、妲芙妮長大成人而自尋死路。
死亡接踵而來的打擊,於是他放棄大學的學業,一肩擔起照料年幼的三個小孩,而成為一位木匠,開始自己的人生。

在伊恩最無助時,這時艾米特牧師出現了,他對伊恩說:「我們相愛,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,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。(約翰一書,三章,十八節。)
伊恩說:「我怎麼養一堆小孩啊?你以為我是什麼人?我才十八歲!你們信的是什麼怪教啊?」
信的是贖罪和徹底原諒的教, 」艾米特牧師說,「信的是自新的教。

如何「救贖」?
「上帝要知道你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,去彌補你犯過的錯。」也就是為自己所犯過的錯而負責。
從此以後,伊恩展開了漫長的贖罪之旅,那就是心力全部花在這三個侄兒身上,使他的人生注入活力、充滿色彩,也讓他往後的人生變得圓滿。


書中有一段文字:
伊恩說:「這就是我的人生?這就是我該得到的?固定是這樣子了。全都成定局了!變成這樣子後,就再也不會變了!我就該這樣一頭栽進這三個孩子的重擔裡面,永遠不得脫身。

艾米特牧師跟伊恩說:「那幾個孩子沒多久就會長大了,重擔不是指他們,重擔是原諒。
伊恩以為是指自己如何獲得原諒,然而,艾米特牧師說:「原諒你的哥哥和嫂嫂。
伊恩嗒然無語。

作者並未交代伊恩是否原諒他的哥哥與嫂嫂,因為他內心所深受的煎熬,親情之間的難題,或許艾米特牧師一番話,讓伊恩學習放下憤怒與仇恨,進而願意做出生命最美麗的選擇--選擇寬恕」、「選擇愛」!

受傷的傷口,如果沒有撕開,怎麼能重新癒合呢?
用愛與寬恕將受傷的傷口重新癒合吧!






[聖徒叔叔新書座談會]平凡的力量—來自安‧泰勒的感動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鈴amy 的頭像
    鈴amy

    無名的喜樂寶盒

    鈴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