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【劇情介紹】

年輕時學習服裝設計的老奶奶瑪塔,在接觸瑞士的優良蕾絲後,習得蕾絲內衣設計的巧工,卻也因為保守的山間村莊傳統,讓她的天賦被隱藏了好幾十年。
直到80多歲,丈夫去世後才能正視自己的夢想,雖在好姐妹的幫助下一步一步地邁進,卻仍受到村人的大力阻撓。

然而小舖開張的那天,引起保守村民們強烈的反彈,他們一致認為:內衣是性暗示等縱慾的代表、內衣小舖是惡魔等荒淫的象徵;
更悲慘的是,帶頭抵制的還是瑪塔的兒子─守舊固執又自以為是的牧師。
內衣小舖被迫歇業後,四個老奶奶這下會放棄鬥爭回歸過往的平凡生活,還是能靠夜市擺攤、網路拍賣之類的另謀出路呢?

發音語言:德語。
《內衣小舖》的故事發生在瑞士遠離塵囂的愛蒙塔山區中鄉野農莊「圖布」。


【戲裡的人物】
瑪塔

華特(瑪塔兒子,牧師)
維妮(華特妻子)

莉西
雪莉(莉西女兒)

漢妮
恩斯特(漢妮老公)

佛利茲(漢妮兒子)
席薇亞(佛利茲妻子)

艾根斯維勒

洛斯里


【感動分享】

前言:上周讀書會所看的一部影片,原本看完後想趕緊把霎那間的感動片段寫下,然而就發生一連串無影的事情。
重拾回憶,心得又是不一樣了!

八十歲,離我還有一大段距離;八十歲還有夢想,那是多麼棒,如果實現了,更是美好的人生!
人生並不長久,假使漫不經心地蹉跎下去,甚麼事情都未完成,那麼人生不就已達到終點了嗎?
八十歲會想要甚麼事業,只不過是想正視完成自己的夢想而已,這個夢想是心靈的富足,心靈的充實,只要想做就能完成。


瑪塔在老公過世後,完全失去生活重心,對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來。
莉西來家中幫瑪塔整理老公的遺物,意外發現瑪塔年輕時的夢想~手工縫製內衣。
於是莉西鼓勵瑪塔留下來的雜貨店改成內衣小舖,就這樣瑪塔能踏出第一步,莉西的支持與鼓舞。

女牛仔般的莉西內心夢想是到美國去,雖然沒去過美國,卻像催眠班編織的美國夢,日子一久連自己也信以為真;卻在內衣小舖開張後,被瑪塔兒子華特戳破她內心的秘密謊言。
瑪塔和另外兩位(漢妮和維勒)感到驚訝,原來最支持她的莉西,是沒追過夢,只沉浸虛幻去過美國的夢而已,讓瑪塔突然間失去了支撐力,「像是被拔掉了插頭一樣」。

最後,莉西撒手人寰,雖然她面帶微笑(應該是心臟病發)、充滿她最愛的烘烤點心味道而離世,然而那一幕讓人感到淒涼,她永遠是朋友的支持者,卻沒有摯友在她陷入窘境時(被戳破謊言後)而給予協助與傾聽;她有力量去愛人,卻孤單的死去。


艾根斯維勒住在療養院裡,孤獨一人不太喜歡與一群人有太多接觸,卻很喜歡溜出去與姊妹淘一起吃飯打牌。


在療養院裡有一位紳士洛斯里鼓勵她學電腦,漸漸地她打開心房,學了電腦,還幫瑪塔用網路賣內衣呢!


漢妮的兒子佛利茲是農民黨的主委,並從事家裡牧場的工作,在外面非常活躍,表現出非常敬老禮貌的人;他的父親恩斯特生病行動不便,時常得到醫院做復健,那麼家裡醫院往返接送的重擔必須是佛利茲挑起。
然而,這重擔佛利茲不想扛,想把老爸丟到療養院,並希望母親漢妮跟著去。
漢妮和恩斯特打死也不想離開家裡,卻拿兒子佛利茲沒辦法,年輕時恩斯特不願讓漢妮開車,認為根本是浪費錢,也覺得不必要。
漢妮想到這年紀為老公孩子付出,於是毫不猶豫一大把年紀去學開車,拿到駕照那一天,終於體會到瑪塔想圓夢的心境。


瑪塔兒子華特,是位牧師,個性保守,高舉信仰教條來反對母親瑪塔的夢想,期待將內衣小舖改為聚會的場地。


雖然保守,卻與莉西女兒雪莉有曖昧情愫,如果要說這部影片有被犧牲的人,大概就是華特的老婆維妮
瑪塔撞見自己兒子與雪莉不淪戀時,再也不願忍氣吞聲,並鄭重點出他必須把自己生活整頓好,逼使華特誠實面對妻子說出他對她不忠。

電影結尾雖然Happy ending,但中間轉折有笑有淚,尤其是在保守、詼諧的小鎮裡,八十多歲的瑪塔實現了自己的築夢,踏實的活出了自我,不簡單啊!
遺憾的是最初、最支持的莉西沒能與她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。

無論在哪裡,只要有勇氣就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夢想,自己也可以成為自己的生命設計師!
夢想、靈魂是沒有保存期限,能盡情發揮自己的夢想和創造,肯定是開心、幸福的!

※心中是否有不可說的秘密?
※敢如實接受別人的說嗎?
※有接受如實面對自己嗎?
※不敢踏出第一步,我們在怕甚麼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鈴amy 的頭像
    鈴amy

    無名的喜樂寶盒

    鈴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