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走路時,必須提起後腳,才能往前走,如果前腳行走,後腳卻放不開,必然寸步難行。
02.任何事業的成就,都是從非常細小的事物、從最貼近的行為中發起,經由時間累積而成。
03.天人的壽命長、物質豐;但是沒有機會學佛,唯有人間苦多樂少的環境,才可以透過磨練而修行成佛。
04.生命不過是浩瀚宇宙中極小的一點,什麼才是偉大高超呢?還不如腳踏實地地做人。
05.水是熱的,還是冷的?要親自喝才知道;修行也一樣,想要體悟佛法,一定要身體力行。
06.不求回報的布施,就會有無量功德;若斤斤計較求回報,即使有功德也是非常微小。
07.心,富有無窮力量。即使外在壓力再大,只要增強自心力量,就可以挑起使命。
08.只會講道,不會行道;能指引別人,卻無法指引自己,是迷中之迷。
09.世間苦難偏多,不只是己身痛苦,別人也有苦處;苦與苦之間應尋求紓解之道,而非對立。
10.打開心門,以愛善解、相互理解,就能「他心通」。
11.修行者應拿出苦行僧的精神,不受物欲名利的引誘;要用愛心和慈悲對待一切眾生。
12.有餘力要不惜腳力、不惜辛苦、不惜時間去幫助人,才是真正的修行。
13.沒有事業的牽絆,沒有物質的欲望,心靈自然沒有掛礙,才能達到聖人的境界。
14.在生理上,我們要照顧身體的健康,適度地重視營養,不要耽染不良的惡習。
15.改掉說話大聲,言辭粗鄙的習慣,常面帶笑容,輕聲細語,他人自然樂意傾聽你說的話。
16.若要回復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的清淨心靈,一定要經過大智慧的教育及洗鍊。
17.人心的病大都源於自私;貪心來自於自己的欲望,生氣來自於自己的情緒。
18.自我修養如同開闢良田,得下功夫清除心中的雜草、亂石,才有包容別人的空間。
19.對人坦誠,時時體諒他人,事事為人設想,這樣的人是真正有神通的人,這就是「他心通」。
20.人人都有佛性,若能了解自己的本性,就會平等待人,而不會有你、我、他之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