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金秀卿
繪圖:金民廷
傑克魔豆文化事業出版社
〈內容簡介〉
快餓昏的驢子,好不容易找到2堆稻草,最後卻還是餓死了,到底是什麼原因呢?
以極盡奢華能事留臭名於青史的瑪麗皇后,聽到聚集宮殿大門前的暴民高喊「給我們麵包」時,竟然說出「沒有麵包就吃肉代替不行嗎?」的話;
只栽種香蕉的國家,在政府要求國民節儉儲蓄後,竟然亡國了!又是什麼道理呢?
漂流到荒島的魯賓遜,竟划著小船到隔壁的無人島,與落難當地的落難遜做起買賣交易;
中華民國萬萬「稅」算什麼?其它國家還有「死人稅」、「胎兒稅」、「壁爐稅」甚至「鬍子稅」呢!
聽聽看世上的億萬富翁們,有什麼金玉良言、好的建議要告訴你。
一本未來富翁的教戰書,想致富千萬別放過!!
〈閱讀筆記〉
‧就像剪刀是利用兩片銳利的刃來將物品剪成兩半,商品價格將由需求和供應兩方來決定。(P.13)
‧商品價格取決於賣的人(供)和買的人(需)之間的數量多寡。(P.13)
‧訂定商品價格的是一隻肉眼看不見的「無形的手」。(P.14)
‧商品價格通常取決於人們想要什麼樣的商品,那樣商品的數量是稀少還是普遍,價格的自由競爭機制下會自動被決定出來。(P.23)
‧不論做什麼選擇都必須付出相對的代價。任何事,「為了做出選擇,被迫放棄其他事物所付出的代價」,在經濟學上稱為「機會成本」。
一個聰明的抉擇者,會做出機會成本最低的選擇,也就是說,將因為放棄所帶來的傷害降到最小。(P.25)
‧金錢是好,還是壞?富翁是好人,還是壞人?
金錢的好與壞通常是藉由如何被賺取或如何被使用來評斷,因此金錢可以是好的,也可以是壞的。富翁有好壞之分,窮人當然也有好窮人與壞窮人之分囉!
無論是富翁或窮人,重要的是如何使用金錢以及將金錢運用在何處。(P.44)
‧最壞的人是賺取很多錢,卻使用在危害社會事物的人,這種人沒賺到錢反而對社會有利。
有一種人賺取的前雖然不多,卻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,這算是不錯的人。
但如果賺的錢不多,卻用在危害社會上的,這種人是僅次於壞富翁的壞人。
既然決心要成為富翁,就要努力做個善良的好富翁,為了自己,更為了這個社會而成為一個好富翁。(P.45)
‧貝布倫效果:通常商品的價格上漲時,人們理當會猶豫不決,錢應該花不下去才對。不過,有些時候竟然會反其道而行,越是昂貴的商品,反而越能引發顧客的購買慾。
為什麼呢?通常是為了炫耀給別人看的心理,愈貴愈要買。(P.47)
‧白鷺鷥效果:「白鷺鷥千萬不要去烏鴉的地區玩...。」絕對不買大家都買的商品,為什麼?因為不想和黑漆漆的烏鴉玩在一起,想要與眾不同就必須購買昂貴的商品。(P.49)
‧當一種商品價格昂貴時,可以作為代替它的商品,就稱之為替代品。
麵包的替代品是蛋糕、飯或馬鈴薯類,牛肉的替代品就可能是豬肉。
連麵包都買不起的百姓,當然更買不起昂貴的肉囉。(P.54)
‧補援品是指當購買一樣商品時,必須也購買另一樣商品,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,就像針與線,麵包與奶油,咖啡和糖,汽車與汽油,室內拖鞋與鞋袋等之間就是補援品關係。(P.55)
‧小鯊魚的法則:假設有新商品上市而造成,那麼跟隨其後的周邊商品,也會逐漸形成另一個市場。電腦市場的蓬勃帶動了滑鼠市場;當滑雪場的生意興旺,滑雪眼鏡也會跟著大賣。
小鯊魚通常會跟隨在大鯊魚嘴邊下方,以便撿拾大鯊魚吃剩殘留的食物。只跟著大市場的運轉來行動,肯定能發現足夠賴以維生的小市場,就如同小鯊魚的生存法則一般。(P.57)
‧貨幣的價值不在於鈔票本身,而在於它代表的價值。(P.67)
‧適度地存錢,適度地花錢,這才是懂經濟的人所應該有的智慧。(P.83)
‧利息的高低也是由借錢的人數和要借的人數之多寡來決定,因此利息的高低就成為很重要的經濟問題。(P.94)
‧世界飯店業大亨康納德‧希爾頓:「有夢想的人才會有進步。最主要對事情要有熱誠,更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專長,有夢想是最重要的。」(P.144)
‧星巴克咖啡的年輕總裁霍華‧蕭茲:「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會成功,顧客是王,員工也不是機器;當你尊重一個人,那個人將以千百倍的尊重做為回饋。」(P.144)
‧美國百貨連鎖沃爾瑪企業的山姆‧華頓:「向競爭者學習,隨時關注競爭者的一舉一動,在競爭者失敗的例子中吸取教訓,應當多錯誤中學習。」(P.145)
‧石油或水這種自然資源,大家更應該同心協力珍惜維護,如果只為了顧自己而浪費資源,結果將會造成全人類的損失。(P.156)
‧肉眼看不見也摸不著的財產,不是金錢、土地或黃金的財富,那會是什麼呢?那就是智慧,從頭腦裡想出來的財富就叫做「智慧財產」。(P.165)
〈分享書中小故事〉
(一) 世界上最重的貨幣 (P.69)
在牙普島上,大石頭就是貨幣,每個人家中都堆滿了石頭,儘可能儲存大量的石頭,那麼,要怎麼找零呢?
不要嚇一大跳喔!找零的方式就是喝啤酒!
牙普島的居民非常喜愛喝啤酒,一天工作完畢後,當場就會來點啤酒下肚。
當地拿石頭作為貨幣使用已有2000年歷史了,據說曾有一位勇士,深入敵人的煽動取回一塊大石頭,後來那個勇士就每天望著天上的月亮,把石頭磨成一顆圓球狀,之後,島上的人們都學他這樣做,從此,圓球狀的石頭就被賦予價值,被當作貨幣使用。
牙普島上的人用石頭購買東西,儲存大量石頭累積財富,石頭愈多就代表愈富有!
→無論以什麼東西作為貨幣,人們相互間必須事先約定好才行。
(二)用膠鞋換取麥芽糖 (P.26)
今天我斥責了兒子一頓,要他玩線上遊戲前先把數學做好,不過,這讓我想起從前我也讓母親相當生氣的童年往事。
還記得童年時,麥芽糖都是沿街叫賣的。
「買麥芽糖喔!好吃的麥芽糖!有南瓜、生薑、花生等口味喔!」
當時的我多麼渴望吃那麥芽糖......,只要有錢就可以馬上吃到,但我身上卻沒有半毛錢。
從前的小朋友哪裡會有錢呢?通常是用家裡的舊膠鞋或空罐子去換麥芽糖來吃。
但是,我不但沒有錢,家裡也沒有舊的膠鞋,媽媽更不打算買給我......,然而,我還是無法克制我想吃的欲望。於是,迅雷不及掩耳地偷了家裡一雙全新的膠鞋,使勁地奔向麥芽糖。
就在瞬間!在迅速奔向麥芽糖的短暫瞬間裡,我的內心真是五味雜陳。
用全新的膠鞋換取麥芽糖吃的好處是什麼?當然是可以吃到又甜又香的麥芽糖囉!
那麼,壞處又是什麼呢?當然就是吃完好吃的麥芽糖後回家被媽媽狠狠地修理一番,甚至毒打一頓呢?
因為一雙好好的、全新的膠鞋被我給吃進肚子裡去了。
這件事重新評估一下才行。
「去換麥芽糖吃,然後回家被媽媽處罰?還是放棄麥芽糖,做一個乖巧的孩子?真是難以抉擇呀!」
最後我選擇了麥芽糖。貪吃麥芽糖的代價是換來20盤的竹筍炒肉絲,被處罰時,我嘴裡還含著香甜的麥芽糖呢,當時我覺得那真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抉擇。
如果我選擇了作乖小孩,我一定會相當後悔,因為麥芽糖實在太好吃了。
兒子啊!希望你對於你做的選擇永遠不會後悔。
→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要得到就必須付出代價,尤其當那件事是你很想做的事時,更需要付出相對的代價。這就是「機會成本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