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寬寬:

看著你一天天的長大,無論脾氣、個性或思考及行為愈來愈像媽咪了。
不過你比媽咪更容易暴躁、更容易腦羞成怒,自我中心太強了。

媽咪小學三、四年級因為受不了外婆碎碎唸,或作錯事情怕被外婆打,放學就逃到一位好同學家,直到晚上九點就被外公外婆抓回去。

我那位好同學是個好脾氣的女孩,她母親因生病過世,父親是船員所以她的生活起居是姑姑照料,可是她一放學回到家時家中並沒有大人在,所以當我要離家出走時她很大方的邀請我去她家,直到八九點她姑姑回到家看到我嚇一跳,趕緊問我家裡電話,那時的我謊報電話,姑姑打過去一直沒人接電話,當然小孩怎麼鬥得過大人,慢慢套我的話終於找到阿公阿嬤,就這樣我被接回家。

有一就有二,每回逃家就到那位同學家,因為她家沒大人,家又漂亮又寬大,漸漸的阿公阿嬤一看到我那麼晚沒回家就直接去那邊接我,就這樣也沒在離家出走,因為那位好朋友在我五年級就轉學到台北,漂亮的別墅也就賣給別人,而我無地方可躲。

那你問我:媽媽妳被抓回去有沒有被打?
當然…沒有,阿公只叫我趕緊洗澡上床睡覺,有什麼事情明天再說。
隔天也只輕描淡寫問我為何不回家?拗脾氣的我只有低頭不語。

媽咪看到你的行為模式愈像我時,心中感到五味雜陳。
每回見到你的拗你的倔之模樣,心中難免心疼,也不禁想起外公外婆以前是怎樣陪我走這段路,但印象真的很模糊,只記得很孤單很想找人說說話。

媽媽一直很希望你不要因生氣而孤單,你可以生氣也可以有情緒化,你可以大哭也可以大笑,但千萬不要說氣話,還記得你曾生氣對小妹妹說「我不想再見到妳。」那時你受很大的委屈才脫口而出,大家相信你不是故意的而是直覺反應,所以當時媽媽就勸你不要氣在頭上而講氣話,因為有些氣話會讓你自己無法去承擔後果。

媽媽以前很怕大人說教碎碎唸,沒想到長大後自己當媽咪也變得愛唸,但是媽咪很怕自己受過的傷害而讓你重蹈覆轍,就多唸你幾句,其實每位小孩都會經過這一關。

你的脾氣一上來就堅持的像石頭一樣,彷彿自覺沒錯而無須認錯,愈這樣愈惹惱了媽媽而給你一個小小警惕,事後想起來發現這樣並不是處罰你,反而像折磨我們的性子。
所以昨晚就跟爸爸說:「我愈來愈招架不住了。」
話雖如此但媽咪知道愛你愈多,包容就愈多,也就希望跟你一起加油努力,畢竟你是媽咪的最愛。

媽媽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鈴amy 的頭像
    鈴amy

    無名的喜樂寶盒

    鈴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